【专题讲座】深化教师队伍建设 助推教风学风新飞跃|我校特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刘国权开展工作分享会
发布于: 2024-05-31 09:01 编辑: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深化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我校特别邀请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荣誉获得者刘国权老师,于2024年5月29日下午莅临我校,在学术报告厅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工作分享会。旨在推动我校教风学风建设,塑造高尚的师德师风,并促进全员育人理念的深入实践,鼓励广大教师更加坚定地扎根教育事业,为我校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本次分享会由学生处处长王宇主持,我校副董事长、常务副校长龙和平、副校长杨欣欣、党委副书记杨红雨、人事处处长闫海霞、学生处处长王宇、党委宣传部部长李景阳、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严建会、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王嘉盈、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全体教研室主任、干部培训班全体成员、学生处全体成员、国际教育学院全体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成员、全体辅导员齐聚一堂,共同聆听刘国权老师的精彩分享。

  分享会伊始,副董事长、常务副校长龙和平首先发表了动员讲话。龙校长强调,刘国权老师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杰出代表,更是全体教师学习的榜样。龙校长鼓励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要以开放的心态,认真学习刘老师的思维方式、开阔的眼界以及独特的工作认知,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提升我校的教育质量和水平贡献力量。

  随后,刘国权老师走上讲台,以《思维革新 话语更新 方法创新——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日常管理提质增效探讨》为主题,为在场人员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分享。他结合自己的辅导员工作经历,深入剖析了高校辅导员在新时代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了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具体策略。刘国权老师强调,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要不断更新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创新工作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在分享过程中,刘国权老师详细阐述了优秀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六个关键词”:人本、影响、理念、创新、开放和热爱。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让在场人员深刻感受到了这些关键词所蕴含的教育智慧和实践价值。同时,他也对辅导员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关键词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指导。

  分享会临近尾声时,龙校长再次走上讲台,进行了深刻的总结。他首先对刘国权老师的精彩分享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高度评价了刘老师的分享内容。龙校长认为,刘老师的分享不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我校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而且对于推动我校教风学风建设、塑造高尚的师德师风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次分享会的圆满举办,既为我校教师指明了工作方向和目标,又深化了我校教师对教育工作者职责与使命的认识。我们深知,教风学风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石,高尚的师德师风则是教师职业的灵魂,赋予教育神圣与崇高的地位。通过分享会,我们认识到需不断学习新知、掌握技能,以适应时代和学生需求,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正确的教育理念影响学生成长。此次分享会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与会者积极互动、分享经验,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为思政工作的发展注入动力。

  展望未来,我校将坚定不移地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致力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能力,以期在教风学风建设上再上新台阶。此外,我校也将以本次分享会为新的起点,深化教育改革,持续提高教育质量,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刘国权简介】

  刘国权,男,出生于1991年7月,中共党员,博士,副研究员。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融媒体中心主任、传媒学院辅导员。2024年获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2021年被评选为“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出国访学研修项目(英国雷丁大学)访问学者;《中国近代史纲要》统编教材配套课件制作团队核心骨干;教育部师生巡讲团、团中央青年讲师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师资库、省委理论宣讲师资库等成员;省首批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曾获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任务项目、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等课题;出版专著1部、编著5部,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学术交流》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在学习强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等平台发表文章200余篇。其工作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等宣传报道。2022年9月,主讲《全国高校师生同上一堂网络安全课》。

  文字来源:学生处(团委) 图片来源:青年媒体中心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18 11: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