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指引和生动教材,我校号召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加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投身基层建设,在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参与家乡建设,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谱写新时代青年筑梦的时代篇章。
志愿书香漫,勤心暖意浓——信息工程学院 李陈陈
实践地点:
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图书馆
实践感悟:
在图书馆担任志愿者的这段时光,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的假期生活,初来乍到,面对繁杂的书架和借阅流程,我有些手足无措。好在工作人员耐心指导我渐渐熟悉工作,从整理书架、引导读者借阅,到协助开展阅读活动,每一项任务都让我体会到图书馆运转背后的细致与不易。
最让我难忘的是帮助一位小朋友找到心仪的绘本。他眼中闪烁的期待与拿到书时悦,让我心中满是温暖。那一刻,我明白自己的付出不仅是整理书籍,更是为读:知识宝库的钥匙。
这段经历,也让我收获了内心的宁静与成长。在书香环绕中,我学会了耐心与责任感受到书籍传递的力量,更深刻理解志愿服务的意义。未来,我愿继续在这知识白里,以微小之力,为更多人点亮求知的灯塔。
投身急救知识学习,青春奋进守生命——机电工程学院 朱孝康
实践地点:
中国红十字会新乡分会
实践感悟:
在红十字会救援中心的学习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道主义精神的力量与实践的重要性。
在这里,我亲眼目睹了救援人员如何迅速响应,将每一份物资精准送达需要的人手中。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无私奉献,让我深受感动。我学习到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高效地进行救援物资调配和人员协调。
参与模拟救援演练时,我意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的巨大差异。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理解救援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每一次的演练都让我更加熟悉救援流程,也提升了我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这次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红十字会救援中心不仅是提供物资援助的地方,更是传递爱心与希望的桥梁。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我将把这段经历铭记于心,并在未来的生活中,努力践行这些宝贵的价值观,为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春映实习,历练长才干——经济与管理学院 刘雅夫
实践地点:
陇县人社局
实践感悟:
此次实践活动对我而言是一个难得的经历,初入人社局实习,就进入到办公室这种忙碌而具有人情味的环境中,这种环境,陌生又熟悉,即感受到了前辈的温暖,还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
这一个月,不但了解了人社局相关工作内容和政策,还了解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人事需求,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在工作中提升能力素质,锻炼专业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身为一名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这些是课堂无法收获的宝贵经验。在工作中也参与了很多服务,如解决农民工欠薪,咨询服务等,细心地了解每个人问题的原因,也理解办事群众焦急的心情,用更好的态度和服务,去温暖更多人,也会让自己收获到笑容和温暖。
此次“返家乡”实践活动使我收获颇丰,我不仅获得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发现自身专业学习的不足,往后能更有针对性地改进学习,提升自身能力素质。
青春志愿行 温暖民心情——艺术与传媒学院 周圣元
实践地点:
靖江市179志愿者协会
实践感悟:
通过给特殊家庭送慰问物资,我深刻体会到关爱的重要性。每一份物资的背后,都是对他们生活的关注与支持。参与志愿活动的摄影工作让我意识到,记录下这些瞬间不仅是对活动的回顾,更是对志愿精神的传播。通过分享这些照片,可以激励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参与这些活动让我更加意识到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他人,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通过与特殊家庭的接触,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生活。每一次的交流都让我感受到生活的不易,也让我更加感恩身边的人和事。
档史探寻步履坚,勤心著意韵绵绵——人文学院 罗中阳
实践地点:
长垣市档案馆
实践感悟:
在档案馆的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历史沉淀的力量。每一份档案,都是时间的见证者,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却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我负责整理了一些珍贵的历史文档,这些文档有的字迹已经模糊,有的纸张泛黄变脆,但从中依然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脉搏。这次实践让我更加明白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档案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文化传承的纽带。通过整理档案,我学会了如何鉴别档案的真伪,如何分类归档,以及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技能不仅对我的专业成长有帮助,更让我对档案工作充满了敬意。此外,我还深刻体会到了细心与耐心在档案工作中的重要性。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因为每一个细节都可能隐藏着重要的历史信息。这次实践让我更加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认真对待,细心观察,才能有所收获。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我校将继续优化“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全面、多元、丰富的实践举措,拓宽青年学子服务家乡渠道,吸引更多青年学子与家乡“双向奔赴”,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共绘家乡发展新蓝图!
图文来源:学生处(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