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2025年4月28日下午,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办的“走近榜样,聆听优秀学子之声”分享交流会在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来自不同学院的五位优秀学子围绕阅读、科研、考研、竞赛与心态主题,为现场200余名学生带来了一场充满智慧与力量的青春对话。
多元主题分享,传递青春力量
人文学院周塘凯以“当代阅读”为主题,结合自身阅读的经验,分享了如何通过深度阅读构建知识体系、涵养人文情怀。他提出,“书籍是跨越时空的桥梁,真正的阅读需要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和解”,鼓励学弟学妹以阅读为锚点,探寻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机电工程学院王逸洋聚焦“科研探索路”,讲述了从实验室“小白”到发表论文的成长历程。他通过生动的科研案例,生动诠释了科研人的执着与韧性,并强调“团队协作与跨学科思维是突破瓶颈的关键”,为有志科研的同学提供了实用建议。
信息工程学院吕冠锦以“考研经验分享”为题,从目标院校选择到备考时间规划,系统梳理了考研全周期经验。他提出“精准复盘+动态调整”方法论,用数据化思维为备战考研的学生注入信心。
艺术与传媒学院陈柯以“竞赛逐梦,实践铸能——双核驱动的成长密钥”为主题,揭秘文体竞赛:挑战与突破背后的创意孵化过程。他通过分享“复盘五步法”等工具,展现了艺术创作如何从生活细节中迸发火花,并呼吁“竞赛不是终点,而是检验热爱与坚持的试金石”。
经济与管理学院杨天赐另辟蹊径,以“旷野逐光 无畏前行”为主题,结合个人学习经历,分享了学业压力、目标拆解与自我接纳的“心态调节法”。他金句频出:“成长不是消灭问题,而是学会与问题共生”,引发全场共鸣。
对话榜样,共赴成长之约
本次“走近榜样,聆听优秀学子之声”——分享交流会,既有效地发挥了我校优秀学生代表的榜样作用,又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的学风建设。五位学子的故事“真实可感、干货满满”,既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更传递了直面挑战的勇气。优秀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天生就拥有,每一个讲述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告诉在座的同学们,只要保持内心的热爱,无惧风雨坎坷,勇毅强行,必定一路繁花。
未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持续搭建优秀学子分享交流平台,让榜样力量照亮更多学子的成长之路。“优秀并非天赋,而是选择;榜样不在远方,而在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