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关于开展第十届陕西高校“阳光护航”心理育人宣传季实践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做好我校心理育人工作,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阳光向上的积极心态,我校决定开展“525心理健康节”五育润心系列活动。
一、活动主题
“五育润心,赋能青春”
在“525心理健康节”来临之际,我校以“五育润心”为核心,着眼于传统文化与心理疗愈的融合,倡导“关爱自我、赋能青春”,邀你共同书写温暖的心灵篇章!
二、活动时间及对象活动时间:2025年5月23日
活动对象:全体在校生、全体教师。
三、活动安排
活动一:礼蕴·“指尖生花·心礼相传”(德育+情感疗愈)
活动背景:传统手作仪式承载着中华礼教的精神内核。通过触觉唤醒、心流体验等机制,呼应表达性艺术治疗中的“情感投射”与“关系重塑”功能。本次活动以花道技艺为载体,将感恩教育转化为具身实践,让传统仪礼成为激活共情力、重建师生联结的文化媒介。
活动主题:“指尖生花,礼传师道”
活动地点:渭上公寓
活动意义:重塑情感表达能力,通过感恩仪式形成积极心理暗示,强化关系联结,利用传统工艺实践提升自我效能感,建构文化自信。
(“感恩他人,更需悦纳自己”)
活动二:智启·“古韵巧思·心智魔方”(智育+认知疗愈)
活动背景:数字时代的信息碎片化侵蚀着青少年的深度思考能力,而传统智力玩具承载着文明的思维智慧。魔方几何,华容道滑块推演,九连环这些融合数学美学与哲学智慧的游戏,通过空间推理、逻辑推演等方式契合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思维解锁”与“心智重塑”功能。本次活动以古典益智器具为媒介,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实体操作,让传统智慧修复注意力、重建认知模式。
活动主题:“解锁思维,智启心源”
活动地点:渭上公寓
活动意义:历史智慧共鸣增强文化认同感,同时缓解数字时代带来的缺乏思考现象。
(“解锁思维枷锁,拥抱更好的自己”)
活动三:礼正·“矢志凝心·投壶问心”(体育+情绪疗愈)
活动背景:当代快节奏生活催生青少年耐心缺失与即时满足依赖,传统礼仪体育蕴含东方心性修养智慧。而投壶之礼源于周代射礼——这种将竞技张力与礼乐教化融合的君子之争,通过动静相宜的肢体协调,帮助大学生进行“压力脱敏”与“挫折重构”。本次活动以非遗投壶为载体,让传统射礼平衡得失心、培育情绪韧性。
活动主题:“礼修心正,矢志神凝”
活动地点:云槐公寓
活动意义:利用儒家“克己复礼”伦理强化情绪延迟满足能力,通过团体游戏互动修复数字化社交中的情感迟钝。
(“放下浮躁,与情绪握手言和”)
活动四:美愈·“非遗拓印·心灵印记”(美育+文化疗愈)
活动背景:在当代社会快节奏与高压力的生活状态下,青少年心理亚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而传统文化的疗愈价值逐渐被重新发掘。非遗拓印技艺承载着千年文化记忆,其重复性、专注性的手工过程与艺术表达,天然契合心理学中的“正念减压”与“艺术治疗”原理。本次活动以拓印为媒介,将传统纹样符号转化为情感表达的载体——飞天、祥云、莲花等纹饰的象征意义,为参与者提供潜意识层面的积极暗示;手作时的触感体验与节奏控制,引导情绪从焦虑转向平静;通过活动构建个体与文化的深层对话。活动不仅可以重拾非遗技艺的当代生命力,更以“手作疗心”的方式,探索传统文化赋能心理健康的创新路径,让古老技艺成为照见内心、联结社群的温暖纽带。
活动主题:“印迹千年,愈见本心”
活动地点:柳湾公寓
活动意义:传统工艺操作简单且成就感强,纹样寓意赋予积极心理暗示。
(“以艺术之名,向内心告白”)
活动五:躬行·“青畦育心·本草疗愈”(劳育+生态疗愈)
活动背景:当代青少年沉迷于虚拟成就,消解了生命实感。本次劳育疗心通过破土、培苗、修枝等具身认知实践,使学生在作物生长周期中体悟“生生之道”,用植物生命节律重建注意力,让农耕智慧协助青少年群体对抗数字焦虑。
活动主题:“耕植心田,绿动新生”
活动地点:云槐公寓
活动意义:植物生命周期提供确定性的掌控感,修复习得性无助。
(“呵护绿意,亦是滋养心灵”)
“525”不仅是日期,更是对自我的承诺——在五育融合的体验中,学会悦纳、疗愈与成长,让青春在“我爱我”的宣言中绽放光芒!5月23日,我们不见不散!以爱为舟,共赴一场“我爱我”的心灵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