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迁流 聆听情绪的私语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致同学们的一封信
发布于: 2025-11-06 22:27 编辑:

关注季节性情绪波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致同学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们:

  校园正处在秋冬交替的时节,天气与景物的变化,不仅提醒我们添衣保暖,也可能悄然影响着内心的状态。你是否发现:

  1.温暖的被窝“封印力”大增,起床成了一场艰难的博弈?

  2.天空常灰,心情也莫名地跟着“阴天”?

  3. 面对期中日益临近的ddl,感觉压力“凉飕飕”,提不起劲?

  4. 社交活动锐减,更愿意“猫”在宿舍,感觉有些孤单?

  如果你有以上感受,请知道,这并非个例。秋冬日照缩短、气温降低、户外活动减少,加之学期中的学业压力集中,很容易引发“季节性情绪波动”。这就像我们的身体需要保暖,我们的心灵同样需要悉心呵护。

  为此,我们准备了一份专属的行动指南,希望能陪伴你、支持你,共同守护这份内在的平衡,为你注入温暖和能量。

精准“采光”,储蓄能量

  抓住每一缕阳光:秋冬的阳光弥足珍贵。没课的时候,尽量在白天走出寝室、教学楼,哪怕只是在阳光下散步15分钟,也能有效改善情绪。

  让室内“亮”起来:在自己的书桌旁安排一个光线充足的阅读灯,模拟自然光。明亮的环境能欺骗大脑,让它“感觉”更好。

启动“室内热循环”,焕发身心

  把运动搬进室内:天气寒冷不是停止运动的借口。宿舍里可以做一组拉伸、几个瑜伽体式;也可以约朋友去文体馆打一场球。运动产生的“内啡肽”是驱散寒冷的自热“小太阳”。

  体验“热”社交:宿舍同学一起喝杯热巧克力、看一部温暖的电影。用小而确定的温暖聚会,对抗秋冬的冷清与孤独。

构筑“生活暖舱”,稳定节奏

  守住作息“防线”:越是寒冷,越要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赖床,稳定的生物钟是情绪最坚实的“防风墙”。

  用热食慰藉身心:一碗热汤、一杯热饮,不仅能温暖身体,也能带来心理的抚慰。注意均衡饮食,为大脑提供足够的营养。

  分解期中“压力山”:面对繁重的学业任务,请将它们分解成一个个可在室内完成的小步骤。每完成一步,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积累掌控感和成就感。

练习“心灵暖炉”,安住当下

  当你感到心烦意乱时,可以尝试这个简单的“双手暖心”正念练习:

  1.舒适地坐好,将手心轻轻搓热。

  2. 然后将温暖的掌心温柔地覆盖在双眼或脸颊上。

  3. 感受那份来自掌心的、实实在在的温暖,并深深地、缓慢地呼吸3次。

  这个简单的动作,能帮你快速地将注意力拉回身体,感受到当下的稳定与温暖。

  最重要的提醒:如果你感到自己的情绪持续难解,特别是:低落、空虚的感觉持续两周以上;对曾经热爱的事物完全失去了兴趣;睡眠和食欲发生巨大变化;难以集中精力,无法正常学习;时常感到无价值或绝望。

  请务必认识到,这不是你的错,你只是需要一些专业的支持来“回暖”。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永远是你们温暖的港湾。如果你需要,我们愿意倾听,并提供专业的支持。欢迎预约咨询,让我们携手共度难关。

  1、心理咨询的预约方式

  (1)电话预约:029-63609638。

  (2)QQ预约:2681424457、1481623649、1410681633。

  注意:添加老师QQ时,须备注“学号+姓名”。

  (3)小北预约:打开小北学生--心理平台--心理咨询预约。

  (4)线下预约:教学二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办公室(1-226)。

  2、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6:40。

  来访者须提前预约咨询时间,并严格遵守约定按时来访,如有紧急事项请及时联系老师取消咨询预约。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1/11 14: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