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知多少|大学生心理健康科普知识自测题(三)
发布于: 2023-04-10 22:37 编辑:

同学们,本期我们将继续学习心理知识~

一 单选题

1. “爱屋及乌”是一种( )的人际偏见。

A 刻板印象           B 光环效应   

C 第一印象           D 自我投射

2. “以来访者为中心”的理念属于哪个理论流派( )。

A 精神分析           B 人本主义  

C 行为主义           D 格式塔心理学

3. 成语“杯弓蛇影”是心理学中的什么现象( )。

A 功能固着                B 幻觉   

C 思维定势                D 错觉 

4. 在心理治疗中,病人对心理医生产生的情绪依恋被称为( )。

A 自由联想          B 联想

C 阻抗              D 移情

5. 不是少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 )。

A “成人感”出现      B 独立性增强

C 评价能力提高        D 身体发育快

6. 假如有人来到一个新的工作单位,他感觉那里的规矩与自己的信念有点格格不入,想要去改变它,却又觉得自己初来乍到未免有点不自量力,于是便采取了一种随大流的态度,跟其他人一样了。这种现象说明了个体在群体中时常表现的一种( )心态。

A 顺从            B 同化 

C 从众            D 内化

7. ( )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维持、调节功能。

A 注意       B 记忆   

C 表象       D 想象

8. 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夜晚工作效率高,这是指( )。

A 人的心理活动的周期节律性    B 环境适应力

C 心理自控能力               D 社交能力

9. 具有“口服心不服”特点的现象是( )。

A 顺从        B 内化 

C 反从众      D 独立

10.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不包括( )。

A 超我        B 本我   

C 镜我        D 自我  

11. 最先提倡对来访者进行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是( )。

A 阿德勒       B 罗杰斯    

C 马斯洛       D 弗洛姆

12. 有人一心想当专业运动员,但比赛屡次失利,就进行自我安慰:“参加重大比赛太紧张,还不如当业余运动员好。”这是( )心理。

A 酸苹果        B 酸葡萄

C 酸柠檬        D 酸山楂

 二 多选题

1. ( )是“毕生发展观”的观点。

A 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

B 心理发展是单向前进,不可逆转的

C 年龄是心理发展的唯一因素 

D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多种

2. 某人在情感方面受了极大的委屈,意图发泄心中的不快,合适的方法有( )。

A 向好伴侣倾诉        B 大哭一场      

C 砸东西            D 做高强度的活动

3. 造成学生学习问题的可能原因有( )。

A 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健康       B 缺少学习动力

C 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               D 亲子关系问题

4. 出现旁观者效应的原因有

( )。

A 责任分散         B 时间压力  

C 评价恐惧         D 情境的不确定性

5. 正确认识自我和积极悦纳自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之一,成熟的自我意识和健康的自我形象是良好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但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大学生自我意识也会发生偏差。下列哪些是大学生常见的自我意识偏差( )。

A 自卑与自负         B 自我中心  

C 追求完美           D 从众心理

6. 表情主要分为( )。

A 面部表情         B 躯体表情

C 手势表情         D 言语表情

 三 判断题

1. 心理咨询师也是普通人,咨询时难免也会有各种情绪反应,例如心理咨询师也会激动或伤心,这是正常的。

2.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不能简单地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这人就一定有心理疾病。

3. 马斯洛提出了“高峰体验”。

4. 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出现情绪波动,或极度高兴或伤心流泪,这一情绪表现叫情感脆弱。

5. 被催眠的人实际上是真的睡着了。

6. 思维定势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答案与解析如下

一 单选题

1. 答案:B

注释: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受主观偏见支配,受他人影响,即他人光环效应影响。

2. 答案:B

注释:“以来访者为中心”是由人本主义理念流派提出的

3. 答案:D

注释:成语"杯弓蛇影"是心理学中的错觉现象,这一现象是对外界事物的错误感知。是一种生理性的视错觉。错觉是人们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的生理、心理原因而误认物象,会产生与实际不符的判断性的视觉误差。

4. 答案:D

注释:移情是指来访者把对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的过程

5. 答案:D

注释:少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成人感”出现、独立性增强、评价能力提高。他们在一些行为活动、思维认识、社会交往中,会表现出“成人”的样态。

6. 答案:C

注释: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实验表明,只有小部分人能够保持独立性,不被从众,因此从众心理是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7. 答案:A

注释:注意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维持、调节功能。心理活动是大脑对客观世界反映的过程。

8. 答案:A

注释:周期节律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白天思维清晰,注意力集中,适于工作;晚上能够正常进入睡眠,以便养精蓄锐。B、环境适应力是指能够针对外界的各种变化,及时调整身体状态,很快适应环境,与题目无关。C、心理自控能力是指在心理上的自我控制约束能力,与题目无关。D、社交能力是人际交往能力,是衡量一个公共关系人员能否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标准之一,与题目无关。

9. 答案:A

注释:顺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做的倾向,即接受他人请求,使他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向他人提出种种要求,希望他人顺从我们的观点和行为,我们自己也经常顺从他人的意愿。

10. 答案:C

注释: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是指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人格被视为从内部控制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这种内部心理机制决定着一个人在一切给定情境中的行为特征或行为模式。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11. 答案:B

注释:率先提倡对来访者进行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是罗杰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无条件关注是心理治疗的前提,它主要表现为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态度。即无论来访者的品质、情感和行为怎么样,咨询师对其都不做任何评价和要求,并对来访者表示无条件的温暖和接纳,使来访者觉得他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12. 答案:B

注释:酸葡萄心理一般指酸葡萄效应。“酸葡萄心理”是指因为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挫折感时,为解除内心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以免受伤害的一种心理。

 二 多选题

1. 答案: AD

注释:“毕生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包括:(1)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不仅儿童青少年在发展,中老年也在发展;(2)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形态和变化速率也有差异,发展较早者(如感知觉),衰退也早,发展较迟者(如逻辑推理),衰退也晚;(3)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4)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 即由于生活条件和经验的变化, 个体心理发展也会出现发展形式的变化,A选项符合;(5)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多种, 其中主要有成熟(年龄阶段)、社会历史文化、非规范事件等,且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年龄并非影响心理发展的唯一要素,D选项符合。

2. 答案:ABD

注释:砸东西并不是合适的情感宣泄方法。

3. 答案:ABCD

注释:以上选项都是造成学生学习问题的可能原因。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健康、学习动力的缺失、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亲子关系问题、学业不适应都是造成学生学习问题的可能原因。

4. 答案:ACD

注释:旁观者效应又被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当发生某一件事情时,单个人的责任感更强,而集体中的个人责任感最弱。

5. 答案:ABD

注释:自负或自卑心理: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学生接触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是极强的,加上青年更加成熟,实力不断增强,认为自己有独立生存、干大事的才能,因此自信心爆棚,发展到自负的极端。

以自我为中心:很多大学生一旦进入青年阶段,就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将自身的地位抬到过高的水平,在思考问题时也更多地关注个人的感受和利益,而轻视了其他人的情况和现实中的具体条件,这样思考出的结果无疑是有失偏颇的。

从众心理:当人融入某个群体后,很可能因为团体作用,逐步放弃个人意见而妥协于团体中的领导者,表现出从众心理。

6. 答案:ABCD

注释:人的表情主要有三种:面部表情、语言声调表情和身段表情。其中身段表情包括头面部、躯体和四肢的姿势、位置、运动方向、速度以及幅度等。故本题选ABCD。

 三 判断题

1. 答案:正确

注释:心理咨询师也会有人的情感,在咨询过程中会激动或伤心这是正常的。

2. 答案:正确

注释: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意味着这人就一定有心理疾病。

3. 答案:正确

注释:高峰体验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创造的一个名词,是指人们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后,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是一种趋于顶峰、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的满足与完美体验。

4. 答案:正确

注释:情感脆弱,是指在外界轻微刺激下甚至不存在明显的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病人的情绪很容易发生波动,一旦流泪或发笑,便会失控而痛哭不止或者笑个不停。

5. 答案:错误

注释:睡着之后,人们会失去意识和反应的能力,但是催眠不是这样。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是有意识的,而且有很好的反应能力,并且反应是催眠的本质。

6. 答案:错误

注释:不完全正确。思维定势对于解决多种多样的问题是缺乏灵活性的,可能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但这也并不能说明思维定势完全阻碍问题的解决,例如当我们在解数学题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一种最常用的解决方法。摆脱思维定势是在普通方法行不通的时候,仍然能想起其他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行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供稿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30 10:45:07